top of page

導讀《獵.殺.女巫》|誰來殺女巫?

  • Writer: 北大歷史公演
    北大歷史公演
  • Apr 4, 2019
  • 2 min read

Updated: Apr 23, 2019

  《女巫之錘》的廣為流傳讓更多人了解如何辨別女巫,也讓宗教裁判所的工作進行得更順利,以至於能夠將女巫的審判以及女巫做過的事白紙黑字的記錄在審判書上。這些和惡魔站在同一邊的叛徒,危及的不僅是上帝的世界,也是俗世的安寧,這些危害到社會甚至是國家的事情,在有了更明確且便利的檢驗方式以後,就不再只是「宗教」的事了,「國家」必須出面為此主持正義。

  宗教裁判所來自教皇於十三世紀發展出了宗教審判的法庭,庭上可以對異端進行審判,並且在審訊過程中以上帝之名,使用秘密審判、接受有偏見的來源、沒有反詢問、假定被告有罪等手段,而主持審判的當然就是有公信力及權威性的神職人員了;俗世法庭自十二世紀起發展出了以「羅馬法」為基礎的法律系統,這套法系即為後世的「大陸法系」,相當重視羅馬民法中的懲罰性,被當世代的法庭加上了保護及淨化國家的目的以後,便在十五世紀以後移植了宗教審判的各種不平等的程序,並將異端、巫術等罪行冠上了對國家不利的罪名,使這項罪責不僅僅是對上帝的不忠,更是對整個國家不利的「叛亂」行為。也就是因為世俗法律的介入,將「女巫」罪責無限上綱,並沿用了不符合法治規範的審理流程,這也才完成了整個社會結構對獵巫的條件——對於這場獵巫,世俗政權難辭其咎。

  然而這就是為什麼十五世紀以後會發展出大規模的獵巫,因為這顯然不是一個宗教行為,而是政治上結構性的集體清洗;真正的獵巫熱,並不是出自神職人員,而是俗世的官方人員,以政治、法律、知識對特定群體的迫害。

  這並不是偶然,更不是因為無知而不小心的失誤。這是一場,有意識的,清清楚楚的殺戮。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