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演出以後|離開村子吧。

  • Writer: 北大歷史公演
    北大歷史公演
  • May 12, 2019
  • 2 min read

  台詞中,有兩個人曾經說出「離開村子吧」這樣的話,分別是約瑟夫跟伊莉莎白,而這兩個人剛好是個對比。

  約瑟夫離開村子有幾個時機,開場帶著紀念品和哥倫布回來、婚期將近以後決定出去、帶伊莉莎白離開。就約瑟夫而言,離開村子的理由很單純但是有很多個,一部分是因為對外面世界的好奇、一部分是因為村子對他的推力、一部分是只要「喜歡伊莉莎白」這個祕密開始緊繃就跑,這三個理由達成了平衡,給了約瑟夫出外的理由,也可以說是遊歷四方,其實也沒有外不外,因為必須注意的是,在約瑟夫的成長過程中,他「已經」從需要內部肯認經歷了被否定再經歷了被愛,所以他並不只是要逃離村子,而是某種程度上的實現自我,也是某種程度的過自己要的生活,所以並沒有內外之分也沒有好壞之別,他儼然已經成為了一個「沒有家的人」,而且這已經不是會讓他活不下去的理由,這是一個事實,而不是天外飛來的打擊。


  但有趣的是伊莉莎白可以完全反過來看。達利死後伊莉莎白在墓前和雅各說出「我還是離開村子吧」,這是伊莉莎白唯一一次說出離開村子的話,再上一次說,是在聽約瑟夫說出外的事,並且還因為約瑟夫離開村子生氣,氣到淑女形象的伊莉莎白痛斥約瑟夫乃至於很沒有禮貌的不跟他說話。對於伊莉莎白而言,這個村子除了是家,也是他的宇宙,他的所有時空都在這個村子發生,這裡構成了他的生命(可以從他對搬家以前的事從不在意也不覺得自己是外來的人看出,這可以和達利的心境做比較),對於伊莉莎白而言,離開這個村子就像登出人生一樣,而這是可怕的,更精準地說,這是絕望的,尤其對於一個保守又相信愛的人而言,這樣的行為不是單純地跨出圈子,走向的也不只是未知或苦難,當伊莉莎白選擇說出離開村子,那對他來說已經是死亡,是他心已經死了,他沒有帶走父親的墓,因為他也葬在那裏,這也就是為什麼他要撫著達利的墓,因為那同時是他自己的墓,他不再會回來,也回不來了,這是一個天外飛來的打擊,然後伊莉莎白確確實實被擊潰了。


  有人離開村子在村民眼中只是一個事件,然而細究角色的心路歷程,可以見得,約瑟夫的離開是因為「想要活下去」,伊莉莎白的離開是因為「不願活下去」。


  這邊還有一點特別值得玩味的,是約瑟夫最後一次提到離開村子,而這次他不是一個人走,他不是為了自己,他是要當一隻導盲犬,他的離開不是因為想離開而是為了伊莉莎白。而這樣的狀況,無論是對於離開村子駕輕就熟的約瑟夫,還是原本就打算一了百了的伊莉莎白,這都儼然是邁向悲劇的開始。顯然,伊莉莎白的離開,不是要好結果;約瑟夫就算再怎麼擅長野外求生,在愛伊莉莎白這件事情上,他始終都不擅長。



顯然,都會是輸家。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