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演出以後|關於改變

  • Writer: 北大歷史公演
    北大歷史公演
  • May 12, 2019
  • 2 min read

  心裏有著最初的美好是好的,那些不需要思考的最純粹的快樂;但當周遭事物不斷變化,我們能不能不改變?我們究竟是堅持不改變,還是我們不面對?

  原先我認為,雅各是比約瑟夫還要天真的人。這句話是對的,縱然雅各常常緊皺眉頭,想要理解或者圓融所有繁務,但雅各還是很天真,天真的為了自己可以知道大家心裡在想什麼而沾沾自喜、天真的覺得知道內心在想什麼就可以解決所有問題、天真的、開心的說「那我們不要結婚,還是像以前一樣!」雅各是天真的,但這句話只對了一半,天真的僅止於前半場的雅各。接下來的外在環境快速變化,伊薩克回來了(無法撼動的知識背書)、婚期將近(發現伊莉莎白比他自己更堅定彼此的關係)、瘟疫爆發和達利死亡(幾乎成了不可抗的災難)、凱瑟琳態度變得強硬(擁有權力以後反而更受過去的強權牽制)、約瑟夫不再自由(知道了伊莉莎白的危難),村子接連發生了這些事情,雅各沒有經歷,雅各只有站在原地,不斷皺眉、露出不可置信的表情,而在他的不可置信之間,事情就到了無從挽回的地步。彷彿他一恍神,伊莉莎白就死了,他還沒來的及確認自己的情緒,也還沒來的及知道自己究竟要什麼,也許他開頭就給自己套上真知環事情就會完全不一樣了。


  村子經歷災難,但雅各沒有,雅各沒有跟上,這不是因為雅各天真,畢竟到了後頭雅各也不願意相信大家表現出來的樣子,還是給大家一一戴上了真知環;雅各是故意不跟上的,他不願意面對,不想接受事實,不想接受改變,所以雅各成了最大的保守派,成了幻想型的保守派,他不斷地用過去的日子麻痺自己,覺得會回到過去的,只要風波過了,自然就會回到過去的(這份情緒可以體會成逃來台灣的老兵,他們始終還是覺得會打回去,即使早已不可能,可以體會他們的情緒是很高漲的)。

  前半場的雅各是天真的,但在他該堅持住立場才可以「保有天真」、「保有過去」的時候,他說了那句「就照母親說的辦吧!」從那句之後,雅各已經不是天真的小孩,他只是個任性的、逃避現實的領袖,而這樣的領袖的不作為,實質上,就是讓權力失去控制,而這些一發不可收拾的場面,每一場其實都是雅各的默許,是雅各的肯認。


Comments


bottom of page